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太空救援車”可讓衛星“延遲退休” 實現空間資產利用最大化

時間:2018-07-19 17:18:10    來源:科技日報    

“太空救援車”可讓衛星“延遲退休”

2017年6月,首顆國產廣播電視直播衛星“中星9A”在發射中遭遇火箭三級工作異常,經過半個多月的“營救”才進入工作軌道。雖然目前衛星工作正常,但多次變軌造成的燃料消耗,將使其工作壽命受到影響。

“中星9A”只能接受“悲壯”的命運嗎?未必。記者18日從浙江嘉興舉行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首屆創新創意大賽上獲悉,該集團五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策劃的在軌服務飛行器項目,有望為燃料耗盡的衛星提供“太空救援”服務,實現空間資產利用的最大化。

燃料是限制衛星壽命的重要因素。許多“老當益壯”的衛星工作能力完全正常,卻因燃料耗盡,不得不終結使命。為此,國外正在開展衛星加油飛行器的研究,我國在跟進最新技術發展趨勢的同時,針對現役航天器創新提出了更加簡單高效的“太空救援”發展思路。

五院在軌服務飛行器項目技術負責人胡迪介紹,該飛行器是要依靠機械臂與需要救援的衛星對接,帶著衛星飛行,來維持其工作軌道。原本快要“飛不動”的衛星,搭上這輛“太空救援車”以后,就能“延遲退休”,繼續開展工作了。

該項目的創新主要體現在服務模式上,目前技術方面已經比較成熟,基本達到工程應用條件。下一步,飛行器的研制大約需要2年多時間,何時投入應用則要根據任務需求決定。

據了解,前文提到的“中星9A”,目前已被列為在軌服務飛行器的潛在服務對象之一。但最終能否實施,需結合商業模式、經濟成本、技術可行性等多方面綜合分析后才能確定。記者付毅飛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