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新研究模擬火星固態氮的生成 有助揭開生命起源奧秘

時間:2019-03-27 16:36:36    來源:新華網    

利用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的觀測數據,一個國際團隊通過實驗模擬發現,如果遠古火星的大氣中富含氫氣,那么小行星撞擊時火星大氣中的氮氣能轉化為固態氮。

氮元素對生命體的形成和存續至關重要,對宇宙中氮元素的研究有助揭開生命起源的奧秘。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領導的團隊近期在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志·行星卷》上發表論文說,從“好奇”號火星車在蓋爾隕石坑獲取的土壤和巖石樣本中,科學家發現了以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形式存在的固態氮。為了弄清這些固態氮是如何生成的,他們在實驗室模擬了在古代火星大氣條件下,小行星撞擊火星的情形。

研究人員用紅外激光束脈沖模擬小行星撞擊火星大氣時產生的高能沖擊波,并用它照射燒瓶中由氫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組成的混合氣體,后者代表了古代火星大氣可能組分。實驗發現,在沒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生成了硝酸鹽,并且氫氣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燒瓶內氫氣比例更高,那么模擬小行星撞擊時,氮氣轉化為硝酸鹽的量會顯著增加。

參與研究的美國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托夫·麥凱說,因為火星大氣中氮氣濃度很低,固態氮是火星上主要的可供生命體使用的氮元素存在形式。火星土壤中存在硝酸鹽是天體生物學一項重大發現,而這項研究為火星硝酸鹽的來源提供了一種解釋。

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遠古火星大氣中可能存在氫氣。火星現在是一個寒冷干燥的星球,大氣密度不足地球1%,但它表面曾經存在液態水等證據表明,古代火星有一個更厚、更密集的大氣層,富含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和水蒸氣。一些氣候模型顯示,火星表面要達到存在液態水的溫度,大氣中存在氫氣是必要條件。(記者周舟)

關鍵詞: 新研究 火星固態氮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