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2017年中國文化發展指數排名 粵滬浙分列前三位

時間:2018-07-04 14:17: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文化發展指數排名“出爐” 粵滬浙分列前三位

中國文化發展指數排名“出爐”粵滬浙分列前三位

圖為,《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 向正鵬 攝

3日,湖北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在武漢發布《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該藍皮書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文化發展狀況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了2017年中國文化發展指數及指數排名,其中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分列前三位。

湖北大學黨委書記尚鋼介紹,該校以人文社科研究見長,學校文化研究底蘊深厚,從“荊楚社科名家”朱祖延、馮天瑜教授,到以研究價值哲學見長的“長江學者”江暢教授,逐步形成了中華文化發展學科體系。

《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8)》由“長江學者”江暢教授組織策劃,也是該藍皮書第5年連續發布。該藍皮書構建了由文化投入、文化生產、文化供給、文化傳播和文化消費5個一級指標以及44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文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由此對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文化發展狀況進行實證分析,得出了2017年中國文化發展指數及指數排名,并分析了各個地區文化發展差異。

圖為,藍皮書現場 向正鵬 攝

圖為,藍皮書發布現場 向正鵬 攝

根據該藍皮書公布的2017年中國文化發展指數,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和北京市分別位列此次文化發展指數排名的前五位,表明其文化發展狀況處于全國前列,這與上述省市在全國的經濟發展排名相符合,體現了經濟文化齊頭并進的良性發展。

其中,在文化投入分類指數中,北京、廣東、浙江、上海和江蘇分列全國前五位,表明上述省市文化投入充分,與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領先的社會發展水平相符。江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和甘肅則位列全國后五位,在文化投入上存在嚴重不足,制約了地區文化發展水平提升,需要著力改善和提高。

從文化生產分類指數來看,四川、河南、廣東、山東和江蘇居于全國前五位,文化生產能力充足,為文化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重慶、天津、青海、海南和寧夏則處于全國文化生產指數排名的后五位,表明上述地區文化生產能力不足,制約了文化發展水平的持續提升。

文化供給分類指數中,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和河南名列全國前五位,上述省份文化產品供給充足,文化服務豐富多彩,促進了文化發展與繁榮。貴州、寧夏、海南、西藏和青海則處于全國文化供給指數后五位,這與上述地區經濟社會體量較小,發展相對滯后的現實狀況相符,也是上述地區需要著力改善和提升的短板。

在文化傳播分類指數排名中,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安徽名列全國前五位,文化傳播能力強,文化輻射廣泛,影響深遠,境內傳播和境外傳播齊頭并進,帶領文化“走出去”。寧夏、貴州、海南、青海和西藏則處于文化傳播指數排名的后五位,需要有針對性地改善和提高地區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從文化消費指數排名來看,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和天津名列全國前五位,表明上述地區文化消費旺盛,文化市場繁榮,這與上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領先的水平相符,形成經濟與文化的良性發展。貴州、甘肅、海南、廣西和西藏在此次文化消費指數排名中,處于全國后五位,表明文化消費能力不足,與上述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有關,是當前文化發展中的突出瓶頸。 (王義芳 吳珊 徐金波)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