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6日公布羅家壩遺址近兩年的考古成果。考古人員首次在距今2000多年的東周墓葬中發掘出十余片龜甲,這些殘留有占卜痕跡的龜甲,為巴人“尚巫”習俗提供了實物佐證。
羅家壩遺址位于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普光鎮進化村,分布面積約120萬平方米,是川東地區目前保存最好、墓地規模最大的巴文化遺址。2019年至2020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羅家壩遺址進行第5次、第6次發掘,清理墓葬75座。考古人員發現了龜甲、鹿角等與占卜、巫術相關的文物,這也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戰國時期的龜甲。
羅家壩遺址考古發掘領隊陳衛東介紹,出土的龜甲最大的長40厘米、寬30厘米,小的約有10厘米見方。龜甲上可以清楚看到一排排長方形的鉆孔,這正是古代巴人占卜留下的痕跡。據了解,古人占卜時會在龜甲上鉆鑿出凹槽以火燒灼,再根據出現的裂紋判斷吉兇,并在龜甲上刻下卜辭,這些刻辭即為“甲骨文”。
羅家壩遺址發現龜甲的墓葬等級都較高,隨葬品較多。陳衛東說,史料記載巴人“尚巫”,在巴人貴族墓葬中發現龜甲及鹿角,說明巫術可能在巴人的貴族群體中也很流行。
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兩件青銅腰帶,可能為巴人占卜時所穿戴的裝備。一件腰帶為鏤空的兩馬拉車造型,這是巴蜀地區首次發現該風格的腰帶;另一件腰帶上則鑲嵌了豬樣裝飾。
此外,考古人員在出土的印章和兵器上新發現了60多個巴蜀符號,為解決巴蜀符號究竟是不是文字的學術問題,提供了又一批實物資料。陳衛東表示,所有巴蜀墓葬中,羅家壩遺址出土巴蜀符號最多且序列最完整,“迄今為止已發現巴蜀符號達200多種,時間從戰國早期到西漢都有,演變序列清晰。”
據悉,發掘的75座墓葬中,80%以上都隨葬了兵器,包括箭鏃虎紋銅戈、長短劍等不同種類。陳衛東介紹,大量帶有典型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風格的青銅器的出土,揭示出這一時期巴與楚、蜀的頻繁交流及文化融合,為研究當時社會組織、人群結構提供了重要材料。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