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是‘戲窩’,老百姓愛聽戲、愛唱戲,市豫劇團上世紀就出名了,他們出演的《包公誤》還被拍成電影了。”河南新鄭黃帝故里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趙憲立說,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要,把文化傳承下去,新鄭在送戲、種戲和養戲。
隸屬于河南省會鄭州的新鄭市,歷史悠久,文化豐厚。近年來,新鄭施行的“戲曲進鄉村·歡樂進萬家”文化惠民工程,讓百姓得到實惠,讓戲劇院團得以生存和發展,讓戲曲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
送戲下鄉:小戲臺唱出大天地
在新鄭市和莊鎮老莊劉村的戲臺上,56歲的劉桂霞唱起了她最拿手的《穆桂英掛帥》,她既是老莊劉村村劇團的團長,同時也是2100多人的老莊劉村的黨支部書記。
“團里最年輕的37歲,最大的64歲。”劉桂霞說,“從2013年開始就在村東邊路燈下唱,從10來個人唱到30多人。”
劉桂霞提到的最年輕的團員,是唱閨門旦的李新英,她最拿手的“段兒戲”有《秦雪梅吊孝》《大祭樁》等。2017年,李新英參加了河南電視臺著名戲曲欄目《梨園春》的海選。
“報了101人,我進了前5名。”李新英正說著,邀請她去演出的手機又響了,“10月17號去新華路街道參加重陽節演出,給敬老院的老人們唱。”李新英說,“我們常被邀請去附近演出,去過開封的蘭考,最遠還去過湖北。”
2016年,在新鄭市實施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支持下,老莊劉村原來的小戲臺被擴建為大戲臺,村劇團有了專業的舞臺、服裝、道具和音響。“你只要一開演,就有不少人看。”在村劇團里女扮男裝的陳芝蘭說。
“除了新鄭市豫劇團來送戲,還有民間劇團和戲迷們來唱。”新鄭市梨河鎮劉吉安樓村支部委員賈建民說,“隔壁市的村民都來聽戲了,說是沒俺這兒演出多。”
種戲在鄉:戲曲骨干“結對傳授”
“我從小就喜歡戲,但唱不好。從2017年開始,新鄭市豫劇團經常帶專業演員來給我們指導,從唱腔到動作。”劉桂霞說,“我唱‘上呀上寫著,渾呀渾天侯穆氏桂英’時,‘侯’這個字我老帶兒化音,曹敏一下就給我指出來了。”
“她們都叫我曹敏,叫習慣了。”新鄭市豫劇團團長曹會敏說,“跟村劇團結對子兩年多了,都很熟。”
說起新鄭市豫劇團的“送戲”和“種戲”,曹會敏娓娓道來:“我們團有80多人,大概從2002年開始參加‘百場演出,送戲下鄉’,2016年開始結對子,2017年開始進校園,培育戲曲種子。”
在梨河鎮新蠻子營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副鎮長高毅翠介紹,“服務中心有多功能培訓室,市豫劇團在這兒給戲迷培訓。”梨河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張瑩說,老百姓總在問,“啥時候再來啊”,都盼著老師們來上課。
戲曲在鄉村傳播,有對經典的堅守,也有點滴的創新,戲曲廣場舞就是其中一種。
“快點兒,美女們,跳舞啦!”新鄭市梨河鎮學田村村民王平在微信群里喊。王平是村里舞蹈隊的副隊長,以前不喜歡戲曲,就喜歡跳廣場舞。
參加了新鄭市組織的培訓后,王平把學來的本事傳授給舞蹈隊,把戲曲和廣場舞結合,跳起了戲曲廣場舞版的京劇《賣水》、豫劇《花木蘭》和黃梅戲《女駙馬》。
養戲為民:政府掏腰包讓百姓增強“獲得感”
“新鄭人就愛戲,上世紀50年代就有村辦劇團。但戲曲這塊兒人才流失也嚴重。怎么辦?購買演出,搞擂臺賽。”新鄭市文化館館長王成錚說,“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贊助,新鄭從2012年就開始組織村、鎮、市三級戲迷擂臺賽,唱豫劇、曲劇、越調的都有,主要是豫劇,我還當過評委呢!”
據了解,新鄭市2002年就出臺“政府買單,群眾看戲”惠民政策。僅2015年以來,新鄭市總計投入演出經費900余萬元,購買各級劇團演出2114場,實現了每個行政村每年看2場戲的目標。
“村民越來越熱情,剛開始讓1個村派出1個人來打擂,今年派3個。”王成錚說,“15個鄉鎮,15人入圍決賽,評出個一二三等獎,都很積極。”
據統計,新鄭市已經連續12年在炎黃廣場組織舉辦綜藝晚會或戲迷擂臺賽,每年演出50余場次,數千名愛好者登臺獻藝,每年受益觀眾30余萬人次,“百姓大舞臺”戲迷擂臺賽已經成為新鄭戲曲進鄉村的一大特色。
看戲多了,人心變了。通過走村串戶可以了解到,戲曲滿足的不僅是老百姓的愛好,還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鄉村的風氣。
“聽戲唱戲,哪還有時間論家長里短,村民打麻將少了,惹是生非少了,鄉風文明了,環境也好了。”劉桂霞說起了身邊的案例,“以前村里有妯娌見面都不搭腔,后來參加劇團時一塊兒排練演出,矛盾自然就化解了。”(記者張浩然)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