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島放大國企“平臺效應” 構建多層次母子基金群

時間:2022-01-07 10:41:14    來源:青島日報    

2021年,青島國資國企深入推進國企改革攻勢,落實三年行動各項任務,啟動實施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三位一體”深化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不斷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去年1至11月,青島市屬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實現營業收入6399.9億元、利潤總額490.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8%、10%,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主要指標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的發展態勢;固定資產投資達528億元,同比增幅達32.84%,高于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水平。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如何更好地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是青島國資國企需要謀劃和思考的“新命題”。聚焦全市重點產業和“四新”經濟項目,不斷強化國資招商平臺功能,通過市場化手段綜合運用股權投資、產業基金、創投風投等方式“以資引資”“以企招企”,加快推動項目引進和落地建設,融入全市發展一盤棋,在服務全市大局中更好發揮作用,青島市屬國企,尤其是國有投資運營平臺公司需要扮演好引領帶動高質量發展這一更重要的“新角色”。

領投重大建設和產業項目

要實現城市能級的不斷躍升,緊鑼密鼓地推進產業升級和城市品質提升是關鍵,市屬國企理應成為其中重要的承擔者、推動者和參與者。

一個重要例證就是,在賽況膠著的“芯”路上,青島市屬國企強勢出擊、密集布陣,讓一直跟跑追趕的青島集成電路產業加速崛起,成為新賽道的一匹“黑馬”。

芯恩CIDM項目結束了山東省“缺芯少面”的困境,其背后是澳柯瑪控股集團投下的真金白銀,高端數模混合以及特殊工藝的8英寸和12英寸芯片、國內先進光掩膜版等集成電路產品的量產指日可期,將為青島發展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和集成電路等行業提供高新技術產品支撐。城投集團引進存儲芯片設計企業華芯智存、封裝測試企業泰睿思微電子、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企業聚能創芯等多個半導體項目落地青島。華通集團與工業產業園運營商聯東集團簽約合作建設運營“華通·聯東青島臨空國際智造港”,共同打造以臨空智造、總部商貿為主題的空港產業集群。

這些項目的投資、落地均表明同一個態度:以“四新”經濟激活青島發展新動能,市屬國企要有大格局、大擔當、大作為,這是匹配城市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國資國企“主力軍”的必然之舉。

目前,市國資委已啟動實施“市屬企業‘十四五’萬億投資計劃”項目庫,瞄準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公共服務和全市規劃的13條產業鏈,“十四五”期間將推動市區兩級國企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總計200余個大項目建設。市屬企業要在其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圍繞整合資源增強投融資能力,落實“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要求,以“清單化”方式細化推動由市屬企業重點推進的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建設項目,更好服務城市發展建設、服務城市民生保障。

市屬企業是服務城市建設和品質提升的重要骨干力量。2022年,市屬企業將積極承擔計劃總投資達2892億元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項目。通過加快推進地鐵三期工程、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遼陽西路快速路工程、海爾路-銀川路立交等13個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方位提升城市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能力。

市屬企業是擔當匹配城市重點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主力軍。2022年,聚焦主業市場化配置資源,市屬企業將高質量推進計劃總投資達875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建設。聚焦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關鍵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支柱性產業,圍繞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動大規模集成電路產業項目等15個重大產業項目投資建設,項目涉及集成電路、高端化工、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領域,有效助推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更好提升匹配城市產業發展能力。

關鍵詞: 青島 國企 平臺效應 城市發展戰略 母子基金群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