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島50余處老廠房被激活 打破園區與城市邊界

時間:2022-01-07 10:35:15    來源:青島日報    

位于延安三路109號的原海珊制衣廠“舊貌換新顏”。曾沉寂多年的廠房、食堂、倉庫被改造成辦公室、咖啡廳和便利店,“變身”成為健康產業園。

在城市進入存量發展階段的新語境下,這些遺落在城市各處的老舊廠房不僅是承載城市工業歷史的鋼鐵框架與鐵銹余暉,更是城市存量提質改造、產業升級的重要空間載體。

在青島華通國有資本運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華通集團”)的資源整合下,原海珊制衣廠改造的健康產業園已完成75%的招商進度,長年閑置的哈爾濱路46號原東方襯衫廠也完成了改造,以“東方文創園”的新面貌正式開園納客。原孚德鞋廠、第五針織廠、中大針織廠……接下來,伴隨著華通集團聚焦工業園區開發運營主業的戰略發展,全市50余處老舊廠房資源將逐步釋放,開啟更新與盤活的進程。

這些沉淀在角落的城市空間將被強力激活,交織著濃郁工業風與厚重歷史感的磚混結構廠房也將告別輝煌與破敗,開始孕育新產業、新業態,迸發新動能。

為新經濟騰挪空間

隨著城市版圖擴張,很多老舊廠房如今都位于城市核心,區位優勢顯著。當粗放型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模式逐漸轉向以“存量挖掘”和“內生依托”為特征的新型城鎮化模式,老舊廠房就成為城市產業升級最佳的存量空間。

“市中心存量土地資源稀缺,盤活手中的老舊廠房資源就是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騰挪空間。”華通集團副總經理曾慶軍說,從北京、上海等先進城市的城市更新路徑來看,老舊廠房資源的更新與盤活是城市進入存量發展階段后面臨的新課題。

很多城市在破解這個新課題的過程中交出了滿意答卷。前上海汽車制動器廠由破敗的工廠轉變為上海首批創意產業集聚區,不少入駐企業在那里發展成長,如當今知名的英國高科技企業Dyson戴森,進入中國后就落戶8號橋,其營業額爆發式增長,成為黃浦區的納稅大戶。上海中山南路505號原上海油脂廠也早已“變身”為一處結合創意辦公、商業休閑的老碼頭創意產業園。

所有成功更新改造的案例都基于對老工業遺址活化利用價值的深度挖掘,運營方以導入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思路為低效工業遺存注入新活力。

這同樣是原海珊制衣廠和原東方襯衫廠的更新思路。“老舊工業廠房應該成為新經濟、新業態的載體,為中小創新型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曾慶軍說。

為滿足中小創新型企業的辦公需求,原海珊制衣廠改造的健康產業園整體風格年輕時尚。造型前衛的趣味裝置、色彩百變的外墻涂鴉、構思巧妙的空間搭建,將原先破敗的老舊廠房改造成了充滿生機的“花園式”辦公場所。

健康產業園目前已吸引可恩口腔、青島博思堂等十幾家企業入駐。可恩口腔更是一口氣將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培訓基地等機構全數搬了過來。原東方襯衫廠改造的東方文創園也正處于火熱招商中,吸引了不少中小型文創行業企業。

全新的產業生態在這些老廠房中“扎根生長”,青島人耳熟能詳的老企業就此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融入城市發展新軌跡。

更新背后的邏輯

打量上海、北京等地的城市更新路徑是青島老舊廠房改造的“他山之石”,有相通之處,也有許多不同。

華通都市產業園作為園區投資運營主體,首先考慮的是園區運營的投資收益比。

“從投資收益比來看,青島的老舊廠房更新需要走出自己的路。”華通都市產業園所屬合資公司青島華通中聯不動產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華通中聯”)董事長、總經理王曉寧認為,與上海、北京等城市的產業結構、產業基礎不同,青島商業辦公租金水低于一線城市,因此在投資改造過程中也應注重投資收益比。

以收益倒推投資,華通中聯對老舊廠房的改造成本低于上海等城市每方米3000元-5000元的投資成本。“上海同類別商業辦公場所每天每方米租金在6-8元,所以他們前期投入比較大。”王曉寧說,只有通過核算投資收益比控制投資才能做到老舊廠房更新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提前“透支”資金,減了改造的“后勁”。

從目前的投資強度和招商情況來看,健康產業園和東方文創園都將在未來5年內收回投資,形成老舊廠房更新改造的良產業循環。

除了核心投資收益比的考量,老舊廠房更新在規劃設計、建筑改造等方面都有與其他辦公業態截然不同的運行邏輯。

比如老廠房建筑材料和結構帶來的掣肘。老廠房一般為磚混結構建造,這就決定了在建筑結構改造過程中不能大拆大改,只能進行局部空間的巧妙改動。華通中聯維持原有建筑格局,通過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換、保留修繕等方式,讓舊廠房換上新顏,既留住了工業時代的建筑印記,又滿足了現代企業的辦公需求。

另外,老廠房的水電年代久遠、沒有外墻保溫層,已不能滿足現代辦公需求,這些不利因素都需要在改造之前通過詳盡的規劃設計來“規避”。

老舊廠房獨有的特點也能創造優勢。廠房和倉庫大多樓層不高,與高密度的寫字樓相比,城市里低密度的辦公空間更加搶手。同時,工廠內部空間開放度較高,也為改造、分割提供了更大自由度。

“我第一次來就喜歡這個辦公環境。”青島博思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坤說,相比公司之前在寫字樓的辦公環境,健康產業園內空間更寬敞。他指著腳下打磨光滑的“水磨石”告訴記者,在新裝修的辦公樓看不到這些有著幾十年歷史的“工業遺存”,這種工業風混搭風格也更加符合創意類企業的“調”。

在健康產業園的改造過程中,為保留老工廠原有的風貌,華通中聯在不影響功能的前提下保留了部分“水磨石”地面和樓梯扶手,重新打磨修整,讓不少入駐企業“眼前一亮”。

“相比寫字樓,創意設計、醫療、研發中心等業態尤其需要這樣的辦公環境。”王曉寧說,創意設計企業需要更多空間去展示產品,醫療和研發中心也需要低密度的大空間承載設備、分隔空間,這些都是老舊廠房改造辦公場所的優勢所在。

在遵循這些運行邏輯的基礎上,華通中聯實現了在確定投資強度下的“價比”提升。

關鍵詞: 青島 老廠房 被激活 新業態 新經濟 打破邊界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