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新要聞】合肥都市圈跨市“合伙創業”

時間:2023-04-11 07:00:38    來源:合肥晚報    


(相關資料圖)

4月,合肥天氣漸暖,萬物更新,合淮合作區也“熱氣騰騰”,迎來了新的進展。4月10日,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新橋科技創新示范區(合淮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及部分行政管理職權和執法事項改革試點方案等獲得批復。此次規劃透露了不少創新舉措,到2025年,合淮合作區生產總值有望達100億元。

合淮合作區是合肥與淮南合作共建的產業園區,主要發展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等核心產業,積極拓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著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市際合作示范區、臨空產業碳中和發展先行區。

作為“產業老大哥”,合肥利用自身產業優勢帶動兄弟地市齊頭并進,到2025年,合淮共建區將形成交通一體共通、產業協同共鏈、低碳生態共保、優質設施共享的框架,推動交通共通、產業共鏈、公共服務共享,生產總值預計達1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規劃表明了合肥、淮南兩市的經濟發展類等指標將按完成實績進行5∶5分成,做到兩市共建、共享、共惠,打破了“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壁壘。

規劃中提到,將按程序成立合淮合作區管理機構,依據省政府對各市的年度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對經濟發展類、創新驅動類的經濟指標,按照合作區完成實績情況5∶5分成,由合肥、淮南兩市完成切割。在稅費分成方面,按照“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權責對等”原則,合作區內實際產生稅收由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壽縣按5∶5分成,稅收及非稅收入等地方分成部分全額返還合作區,用于合作區滾動開發。

近年來,合肥、淮南兩市以合淮產業走廊建設為抓手,確定了34項重點項目及合作事項,在園區共建、科技協同、民生共享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打破“一畝三分地”的守舊思維,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規劃編制、土地林地報批、征遷安置、平臺公司組建等工作,系統謀劃水電氣路、學校、醫院、養老、生態環境等基礎設施項目。同時,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健全完善招商引資、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