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實時:培新街社區76歲老黨員熱心社區群眾,化身調解員促和諧

時間:2023-01-27 22:27:43    來源:二三里客戶端    

走進漢濱區老城街道培新街社區,提起黃興銘,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夸他。黃興銘的家庭是幸福的四口之家,普通也平凡,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愛崗敬業、樂于助人、相敬相愛,積極維護社會和諧,深受社區和鄰里的好評。

黃興銘今年76歲,是一名退休的老黨員,住在漢濱區江華城小區。他在小區里不僅僅是一個住戶,還是江華城小區黨支部書記,業主委員會一員。年過七旬的他,發揮老黨員的余熱,積極熱心地參與到小區治理中,收集民意,幫助住戶排憂解難,化解糾紛。


(相關資料圖)

年輕時的黃興銘在安康市歌舞劇團工作,從打雜到裝臺,他一直勤勤懇懇,認真負責。1981年退休后,因為技術過硬又被返聘回原單位,這一干又是七八年,跟著劇團從陜北到陜南,大大小小幾十次的演出,后來考慮到體力以及年紀,他離開了自己喜歡的舞臺。

多年的工作生活,讓他形成了開朗的性格,樂于助人的他總是能和鄰里相處的特別友好,社區里有啥鄰里糾紛,也都會找他來說說理,漸漸地大家有事都會找黃興銘,有時候社區解決不了的矛盾,也會請他去調節,2021年,成為培新街社區“五老調解員”之一,后來成為江華城小區黨支部書記。

在黃興銘住宅樓下,就是江華城小區黨支部活動室,40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內,各項制度健全,會議桌椅、讀書角、電教設備等一應俱全,黃興銘更把更多時間都用在這里,和黨員們一起學習,一起探討處理問題。“江華城屬住宅+商業混合型小區,現在住戶和商戶還有很多的矛盾,我們黨支部主要就是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能解決的協商解決,不能解決的通過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進行共商共議。”黃興銘說。

黃興銘告訴記者,小區住戶入住不久,與鄰里多少有些矛盾,一次,小區要搭建棚子,因距離隔壁太近遭到鄰居不滿,鄰居擔心下雨后,雨水順著棚子把水流向屋頂,雙方因此吵了起來,最后無法協調,找到了他。“我知道事情后,就先了解情況,我就說有啥事咱們不要吵,不要激化矛盾,兩隔壁有啥問題解決不了?最后聽了各方意見后,我就提議看那個棚子能不能后退一米,最后大家也都滿意了。”

培新街社區管主任告訴記者,黃興銘老人非常熱心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在工作中總是堅持把事情干好的態度去處理問題,公平公正的處理矛盾糾紛,近幾年,幫助社區解決了不少問題,為社區居民起到了榜樣作用,非常受人尊重。

在外熱心助人,在家也很關愛家人,老伴支持他的工作,他也幫助老伴分擔家務。“我老伴也是黨員,我做的事她都支持,也不干預。那我在家也不是啥都不干,人家做飯,我就做家務,不能讓人指著干,得自己知道要干啥。一家人生活和睦就是要互愛互敬、互相體諒,有啥事能讓一下就讓一下,不去計較,我在單位這樣,在家也這樣。”黃興銘指著干凈整潔的家對記者說道。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在夫妻倆的教導下,他們的女兒立足社會、勇敢擔當、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女兒成家以后,女兒、女婿在工作上、生活上都以父母為榜樣,誠信、踏實、孝順。

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們懂得幸福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家庭成員之間要用心照顧對方,經營好小家同時不忘回饋社會這個大家庭,他們用情建設家園,用友善撐起和諧幸福之家。

華商報記者 程斌 編輯 劉青

關鍵詞: 培新街社區 處理問題 樂于助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