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環球簡訊:兩會聲音|西安市人大代表陶錦翔:應給予大齡勞動者應有的勞動保障

時間:2023-02-15 21:39:08    來源:華商網    


(相關資料圖)

“50歲左右的大齡工作者是基層勞動行業的主力,如果通過調整社會福利保障,讓他們來帶動就業發展,對于就業者和企業來說,能夠雙贏”。西安市人大代表、陜西錦翔飯莊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陶錦翔帶著他的建議參加今年的西安市“兩會”。

大齡用工者約占基層勞動行業60%-70%

“很多基層勞動行業,例如餐飲行業,工作的主力就是50歲上下的農村婦女,比例大概有60%-70%,她們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但對于她們來說,社保的力度又有所限制。”陶錦翔說,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適齡勞動者減少,用工荒逐步凸顯,用工成本越來越高,一些基層勞動力普通的崗位,例如餐飲服務行業的工作崗位,由于工時長、工作累、工資較低等問題,對年輕的勞動者缺乏吸引力,就不得不聘用一些大齡勞動力。

這些大齡工作者可以參加醫療、養老保險的繳納,但是不能參加工傷保險。“企業聘用大齡勞動者但無法購買工傷保險時,一旦發生工傷,企業需要全額承擔主體責任,存在支付一次性工傷待遇的風險,同時為以后的勞動爭議埋下了隱患,加大了企業用工風險。”陶錦翔說,“對工作者自身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重大風險,所以大齡工作者的的社保問題急需得到關注。”

建議增加大齡勞動者社保福利

陶錦翔建議,可以考慮讓不同年齡段的勞動者同享用工保障,這對于一些大齡且有意愿繼續就業的工作人員來說,就享有平等的“獲得勞動安全保護的權利”和“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我之前關注到浙江的一條地方性法規,其中就延長的用工者的年齡范圍,變為16歲到60歲(女性)或65歲(男性)。”其次,對于企業來說,為了避免大齡勞動者受傷事故發生后權益難以保障的問題,也為了讓企業得到更良性的運轉,應重視大齡勞動者再就業問題,關注勞動者工傷保險權益受到損害的問題。

陶錦翔建議,應該積極探索勞動保障新途徑。面對日漸龐大的大齡勞動者群體,法律法規不僅應明確其法律身份,還給予應有的勞動保障,更應針對其特點提供特殊勞動保護,但現行勞動立法對大齡勞動者法律身份的模糊處理和保護缺位,使得各地司法實踐中出現大量的“同案不同判”現象。建議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勞動保障新問題,解決問題的新路徑,突破現有勞動法律法規對退休年齡限制,給予其享受勞動法傾斜保護的法律資格。

華商報記者 李新怡

關鍵詞: 工傷保險 人大代表 法律法規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