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渭河,向北發展!
連日來,西安“北跨”發展實質性動作不斷,引人矚目。
事實上,“北跨”發展多年,西安建設了渭北工業集中區的高陵、臨潼、閻良等三個工業組團,擁有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集群的渭北工業走廊也已初見雛形。
【資料圖】
如今的渭河兩岸,不僅風光旖旎,與秦嶺共同構筑了獨具西安特色的“南山北水”城市格局,也已形成多個產業集群。伴隨著路網的貫通和重點產業的不斷落地,整個城北的生活以及生態資源也在加速進階。
伴隨城市“北跨”發展“集結號”吹響,西安構建渭河南北呼應的擁河發展格局正式開啟,必將給渭河兩岸和渭北區域帶來新的生機。在“北跨”全面啟動的助推下,那城、那水、那人,萬象更新,令人期待……(見習記者 程靜)
渭河是關中平原的母親河,兩岸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回顧西安的發展歷程,擁河發展始終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不變的發展主題。在渭河以北這片廣袤富饒的土地上、以經開區為引領、聯動高陵區、涇渭新城、渭北新城、富閻新區、航空基地形成的萬億級工業大走廊,已成為西安城市空間擴容的“主戰場”。
“北跨”發展多年,擁有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集群的渭北工業走廊也初見雛形。
2022年,渭北區域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400多億元,約占全市規上工業的16%左右。重點產業為汽車、航空、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裝備制造。其中,汽車產業產值規模約為700億元,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產值規模約為150億元,高端裝備產業產值規模約為120億元,航空產業占全市的50%以上。渭北區域現有涇渭新城、高陵、閻良航空基地、臨潼渭北新城和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涇河新城、空港新城等主要工業園區。有5家省級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分別是西安涇河工業園、西安渭北工業區臨潼現代工業組團、西安閻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秦漢新城先進制造產業園、涇河新城秦創原兩鏈融合高端智造產業集中區。
作為全市工業發展的“主戰場”和“頂梁柱”,經開區工業總量占全市三分之一。目前,已初步建立以汽車、新能源與新材料、高端裝備、電子信息四大產業為支柱的“4+4+4”現代產業體系,聚集了中國石油長慶分公司、陜汽集團、陜鋼集團、隆基樂葉光伏、昆侖銀行等100余家知名企業的總部和區域總部,形成了以城帶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的發展格局。
2022年以來,海螺股份西北運營結算中心項目、隆基新型光伏電池生產項目、秦創原·軌道交通創新中心及產業園項目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項目紛紛落戶,進一步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加速推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促進形成產業發展“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
尚華路東側規劃路市政工程項目。(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竇翊明 攝)
作為大西安北跨主城區、工業大走廊核心區的高陵,在狠抓支柱產業壯大和產業鏈水平提升方面,建集群、強支撐。實施科創驅動戰略,圍繞固鏈、補鏈、延鏈、強鏈,全力建設以陜汽重卡擴能和吉利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制造產業集群,以西北國際中醫藥產業園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探索發展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醫藥等優勢新興產業,未來五年實施一批總投資3000億元以上的項目,形成“五園聯動建設、多點支撐發展”的新局面。
西咸新區秦漢新城是聯通西安與咸陽、貫穿西咸新區南北的關鍵板塊。秦漢新城全力打造“連接古今的秦漢文化帶”“貫穿南北的戰新產業帶”“橫跨東西的秦創原·渭河科創帶”。聚焦大健康、自動駕駛、文化旅游、先進制造4條產業鏈,2022年,秦漢新城共引進世界500強2家、中國500強4家,招引總投資5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個、30億元省際工業項目1個、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3個,其中制造業項目5個。另外,引進外資企業11家、行業龍頭企業13家、軍民融合企業5家,引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2個。在西咸新區·秦創原總窗口2023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秦漢新城共簽約項目14個,涉及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文旅商貿、總部經濟等領域,總投資203.93億元。
身披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和“制造業新引擎”兩大光環的西咸新區涇河新城,項目建設快馬加鞭。今年,投資452億元的電池技術世界領先、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的100GW單晶硅切片及50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落戶涇河新城。秦創原(涇河)智造創新產業園(二期)、涇河智谷二期兩大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為涇河新城實現產業升級,推動城市建設發展按下“加速鍵”。
無人機視角下的西安國際港務區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區域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現場。(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此外,作為涇河新城近年來引進的首個百億級產業項目——隆基綠能光伏產業園擴能項目,正式移交隆基綠能公司,正式投產進入倒計時。涇河灣院士科創區(院士谷)將成為區域發展新引擎。
閻良區堅持“一城兩帶”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拓展發展空間。西閻快速路、西禹高速“四改八”、西延高鐵、地鐵17號線等重大交通項目服務保障各項工作正全力推進。同時,聯合富平縣正全力推進三條富閻主干連接線建設。在加速產業互融方面,去年以來,大力實施富閻新區產業帶建設攻堅、招商引資攻堅,啟動建設20個產業園區,加速航空產業鏈式發展,工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閻良航空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決賽優勝集群。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立足開放優勢,打造國際樞紐。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東航站樓屋蓋鋼結構完成合龍,為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空港新城積極開航線、擴貨源,打造全省對外貿易重要通道。全貨運航線數增至42條,如今,空港的空運進出口貿易貨值已占陜西省總貿易額的70%以上。空港“臨空、自貿、保稅、跨境、口岸、航權”六大開放平臺功能向發展動能的轉化不斷加快,初步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流通體系。作為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臨空經濟全產業鏈不斷壯大,臨空經濟規模已突破150億元。
臨潼區緊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方向,打造大都市近郊型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區,做強“糧食、蔬菜、奶畜”三大主導產業,做優“石榴、火晶柿子、番茄制種、奶牛養殖”等特色產業,做大全市重要農產品保供基地、沿渭設施蔬菜產業帶,創建40萬畝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建設番茄智慧谷,支持培育“百億銀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發展格局,與曲江新區合作,打造中華文化會客廳和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構建“一體兩翼”文旅發展產業格局,建設“山、宮、城、寨、站、河”六位一體的文旅核心區。共建兵馬俑文旅度假區,設立秦文化研究中心,配合建設秦東陵遺址公園,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度假區。
西安“北跨”,擁河發展,將為區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施工人員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區域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現場進行作業。(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記者手記
“北跨”讓渭北人民充滿了期盼
隨著西安推進“北跨”發展步伐的加快,新年開工以來,渭北區域的重點項目工地各項工作如火如荼,一派繁忙的景象。項目建設快馬揚鞭,也讓更多的渭北人民充滿了期盼。
“以渭河為分界線,渭河以南發展得快,也更加繁華;渭河以北的發展相對滯后,我們每次從北邊到南邊,感覺就像是從農村進城了一樣。”采訪中,渭北的市民告訴記者,之前感覺渭河就是一條分界線,兩岸的發展極不平衡,現在大力推進“北跨”發展,以后,渭北人民也能有住在“城中”的感覺了。
“北跨”,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的發展、產業的壯大,還有人民幸福指數的提升。未來,西安將致力于推動北跨區域“東西、南北”交通互聯互通,實現通勤更加高效便捷,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綜合承載力大幅提升,吸引更多人才聚集,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不斷優化,生態環境宜居宜業,產城融合功能更加健全,城市發展活力顯著激活……
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渭河世界級濱水景觀帶的建成,渭河兩岸的人民欣賞著沿岸獨特的人文景觀,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幸福感也會越來越強。(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關穎)
涇河渭河交匯處。(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謝偉 攝)
“北跨”區域市民——
希望更多優質資源逐步實現“北跨”
作為“北跨”區域的市民,他們對于城市北跨發展,有著怎樣的看法和期許呢?連日來,記者深入國際港務區、高陵區、閻良區、涇河新城等區域,走訪了一些企業和群眾。對于城市“北跨”發展,大家都有著不同的期待。
“西安要跨渭河朝北發展,這次終于變為現實,以前咱都調侃說是進城出城,以后咱也是‘城中人’了!”說起最近備受關注的城市“北跨”,市民雷明一臉自豪地說。
作為一名在西安上班的高陵人,雷明對于城市“北跨”發展并不意外,“高陵現在的發展有目共睹,無論是產業還是民生,城市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隨著‘北跨’全面啟動,高陵和主城區的距離也將被再次拉近,未來可期!”
與雷明不同的是,李艷曦每天往返3小時120多公里,通勤于雁塔區與涇河新城之間。“從2011年起,我就在這邊工作了,跨城通勤耗時過長,身體、心理壓力確實大,但這些年一路見證、參與到新城的發展,也很值得!”作為涇河新城院士辦副主任,李艷曦主要負責企業生產要素和人才服務配套方面工作。由于工作性質,讓她對于城市、區域發展有著極高的敏銳度。
城市“北跨”發展的全面啟動,讓李艷曦倍感振奮,“意義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我們引才留才,真的是大好機遇。希望將來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涇河、創業發展。”
而對更多普通市民而言,城市“北跨”無疑代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隨之而來的是整個城市的人居品質也進一步提升。“以后就真的是‘大’西安了!交通一定會越來越便捷,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也會逐步‘北跨’吧!”家住閻良區的市民陳女士興奮地說,希望不久的將來閻良人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條件。
在國際港務區置業安家的唐女士充滿期待,“如今港務區不但有名校名醫院,還有沿河景觀,居住環境挺好,但生活氣息還不夠,希望港務區緊抓機遇,各方面快速發展起來,讓我們老百姓在這里真正實現安居樂業。”
“一路騎來,景色挺好,煥然一新的感覺。”陳先生是一名騎行愛好者,每逢周末都會約著騎友們沿河堤路一路騎行。“‘北跨渭河’等遠景規劃藍圖若能實現,這里以后絕對是‘最美城中河’,期待大家都來‘城中河’渭河邊散步觀景。” (西安報業全媒體見習記者 程靜)
施工人員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區域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現場進行作業。(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清清漢江水將潤澤關中
全面提升渭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
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一汪汪清澈的水域滋養一方土地,也承載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2月22日,西安市引漢濟渭協調辦相關負責人洪明在接受采訪時說,隨著引漢濟渭工程通水,不久的將來漢江汩汩清流將橫跨秦嶺,潤澤關中。
水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控制性要素,水的承載空間決定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空間。“在西安市大力推進‘北跨’發展,形成渭河成為城中河的擁河發展模式的進程中,引漢濟渭等水利工程將成為重要保障。”洪明說,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渭河是黃河最大支流,引漢濟渭聯通漢江和渭河,是長江與黃河之間新增的一條聯結通道。工程建成后,陜南豐富的水資源將潤澤關中,全面提升渭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也將有效補充黃河流域的水資源。
對于西安這一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來說,按照規劃,2030年,引漢濟渭調水中的近10億立方米將分配輸送至西安主城區、西咸新區及周至、鄠邑、高陵、閻良、渭北工業園區等大西安區域,有力提升西安城市群水資源承載力,從根本上改變渭北區域的水資源條件,能夠支撐形成新的增長極。
治城先治水。在西安市錨定產業強市目標,統籌推進“北跨”發展進程的同時,引漢濟渭西安段各項工程也在如火如荼推進中。作為引漢濟渭的調蓄水庫,斗門水庫昆明池規劃庫區水域面積10.4平方千米,每年將向西安提供生活、生產用水8773萬立方米,向西安生態水系補充生態水量1456萬立方米。
站在生態的角度,西安自古就有八水繞長安之說,和諧、親水而居是許多西安人的夢想。渭河西安段(不含西咸新區)河道長140多公里,有灞河、涇河、黑河、澇河等20多條支流。2008年渭河西安城市段綜合治理工程拉開序幕,隨著渭河綜合治理的實施,曾經雜草亂生、水質污濁、堤岸毀壞的渭河舊貌,已經變成“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新景致。
2019年,我市按照“治、用、保、引、管”的總體思路,統籌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系統推進全域治水工作。渭河西安段三年保護治理方案按“一條水脈、五段綠帶、五類分區、多個節點”的總體布局有序推進。
經過這幾年的治理,渭河河湖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實現了“堤固、岸綠、水清、洪暢、景美、管理長效”的河河相連、河湖相通、碧水長流、魚翔淺底的目標。
隨著渭河流域水資源承載力不斷提升,水生態持續向好,將為“北跨”發展提供重要保障,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南江遠)
編輯:少穎
審核:初墨、文岳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西安報業·西安日報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抄襲、摘編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蹺蹺板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蹺蹺板的玩法技巧,一起來了解下吧!蹺蹺板利用的是杠桿原理。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
2023-02-23 11:52
春聯上聯是一二聲還是三四聲?春聯上聯是三四聲。春聯上聯尾字應是仄聲,即第三四音調,下聯尾字則應平聲,即第一二音調。仄起平收是一種寫
2023-02-23 11:47
中場發動機是什么意思?中場發動機指的是德國球星安德烈斯•穆勒,在場上司職中場的他有著不錯的組織能力,就像是發動機一樣推動著球隊
2023-02-23 11:46
牧草王是哪個品種啊?牧草王是紫花苜蓿,是一種高產、優質的刈割型牧草,可以顯著的提高牲畜、禽類、魚類的生長速度,并提升肉的品質,從而
2023-02-23 11:20
豆餅水澆花的正確方法是什么?1、豆餅水發酵豆餅水需要經過發酵才可以用來澆花,少量豆餅放入清水中,可以加入一些發酵粉加快發酵過程,將其
2023-02-23 11:16
配債是什么意思啊?配債是給已持有公司股票的股東發行的債券。也就是如果你持有這家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就可以獲得購買此上市公司債券的優先
2023-02-23 11:12
房貸沒放款前千萬不要做的事是什么?房貸沒放款前千萬不要做的事包括:在未放款錢,用戶一定不要辭職,畢竟辭職了就失去了收取來源,這樣是
2023-02-23 11:09
東海之濱,美在洛神,洛神整形美容醫院,助力您在求美之路上離洛神更近一步。洛神——好評如潮是真的嗎?A級醫療美容機構的排名是否靠譜?洛神整
2023-02-23 10:03
2月22日,“第三只眼看中國·大美中華”國際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曲阜舉行,八大類、40部作品獲獎。本次大賽由中國外文局、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
2023-02-23 07:51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2022年全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擬予督查激勵名單的公示》。根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對真抓實
2023-02-23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