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民生 > 正文

陜西秦嶺細鱗鮭上榜農業農村部十大特色水產種質資源名單

時間:2023-05-25 17:30:48    來源:華商網    


(資料圖片)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各省推薦基礎上遴選發布了2022年十大農作物、畜禽、水產優異種質資源,陜西省秦嶺細鱗鮭位列十大特色水產種質資源之首。

秦嶺細鱗鮭(學名: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屬鮭形目、鮭科、細鱗鮭屬,俗稱梅花魚。屬于冷水魚類,生活中在秦嶺地區海拔900-2300米的山澗溪流中,僅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漢水北側支流湑水河、子午河的上游溪流中。秦嶺細鱗鮭為中國特有,是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屬瀕危物種。

野外發現秦嶺細鱗鮭

5月25日,華商報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經過我省多年的科研攻關,先后攻克了親本馴化、人工催產、苗種孵化、開口餌料篩選、苗種培育等技術難題,系統掌握了秦嶺細鱗鮭人工繁育技術,2021年突破秦嶺細鱗鮭子二代規?;庇夹g難題,年培育苗種2萬尾,對于擴大秦嶺細鱗鮭種群數量、恢復生物資源、改善水域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為秦嶺細鱗鮭產業化利用奠定了重要基礎。

用于人工繁育的秦嶺細鱗鮭親本

據悉,近年來,陜西立足資源稟賦和漁業發展實際,強保護、重發展,抓住“種子”這一重要要素,探索出了一條種質資源保護與科學開發利用有機結合的現代水產種業健康發展之路。目前,陜西省共建立10個國家自然保護區、20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0個秦嶺細鱗鮭重要棲息地(其中秦嶺細鱗鮭各3個),26個保種場(其中秦嶺細鱗鮭6個)。全面完成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普查機構,制定普查技術方案,加大宣傳力度,圓滿完成11個市112縣2622個養殖主體,獲得165個水產養殖品種。通過加強土著品種開發利用,秦嶺細鱗鮭人工繁育技術進一步成熟,基本具備了人工保護開發利用基礎;多鱗白甲魚、齊口裂腹魚原種種質資源保有量均在2萬尾以上,年生產苗種400多萬尾,初步形成商業化生產能力。同時支持建立了桂建芳院士專家工作站和10家專家工作站,深化院地、校地合作,攻克土著品種的人工繁育技術。

秦嶺細鱗鮭卵

人工繁育秦嶺細鱗鮭的子三代苗

人工繁育的子一代秦嶺細鱗鮭

華商報記者 楊芷瑤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