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熱圖 > 正文

濟南三條快速路近期陸續啟動 快速路將超過173公里

時間:2021-07-08 11:26:10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快速路網縮短時空距離

拓寬省城交通空間布局

“從省體育中心到北園路走順河高架只需要5分鐘。”省城出租車司機姜洪國稱,快速路的出現為市民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推動了營運行業的發展。北園高架連接繞城高速后,外圍與主城通勤更加便捷,接到外地市的單子后,優先選擇高架快速路進入外圍的高速。

姜洪國說:“去年我接到一個明湖廣場去商河一家醫院的訂單,乘客讓我送手術急用醫療器械,我從生產路上橋通過高架到濟南北高速入口,走青銀高速轉濟樂高速一個小時就到達了商河這家醫院。”

記者在高德地圖實時健康指數分析中選取下午五點半至六點半的晚高峰時段進行觀察,快速路最高擁堵延時指數(指數越高道路越擁堵)為順河高架路的2.3,最低為二環南路快速路的1.5,其余快速路段指數在2.0上下。普通道路中最高指數為玉函路的3.4,最低為緯一路的2.4,其余路段擁堵延時指數在2.7上下。由此可以看出,快速路的通行情況要好于普通道路。

濟南快速路閉環成網后,省城各區位的連接更加緊密,通勤效率增大。從濟南西站到中潤世紀廣場走北園高架路轉二環東高架路只需要31分鐘。從領秀城到濟南東站走順河高架路轉工業北路高架路只需要33分鐘。市內任意兩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都能保證在半小時左右通勤,按照80公里的高架標準時速,一個小時就能繞濟南一圈。

快速路的建設極大地分流了省城主路段的過境車輛,減少聚車,降低堵車機率。快速路網的架構能夠提高跨區域長距離通行速度,縮短了時空距離,拓寬省城交通空間布局,促進濟南“內疏外暢”的大交通格局形成。

優化省城產業結構

以路為網串聯片區

日前,記者沿著工業北路東延路段騎行探訪發現,從郭店街道向東至繞城高速大東環的南北兩側,分布著不少在建企業及園區,包括能量谷、臨港國際智能制造產業園。附區域坐落著濟南吉利、重汽橋箱及冶金學院。

未來工業北路沿線將發展成為區域次中心,企業入駐和人流量將增加,交通壓力增大,僅僅六車道的配置顯然不能滿足需要。東延快速路建成后將推進濟南-章丘快速路網建設,加強濟南市區與章丘區聯系,助力濟章一體化。

“濟南市的快速路目前已經成網,并在不斷擴大。”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稱,快速路修在城市內部片區之間,外部組團之間,在有限空間內集約資源,增加交通集散能力。

鳳凰路是東部城區一條重要的南北向主干道,承擔了串聯龍洞片區、漢峪片區、王舍人片區等區域的任務。濟南市城市布局東西長,南北窄,隨著城市的發展,常住人口與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城市的聯動活力不足,產業之間相互配套需要有快速的路網加持。

“我們送貨比較遠,一般全市供貨,要得比較急。”匡山汽配城工作人員李先生稱,通過快速路,貨物運輸時直接在匡山上橋口走北園高架或者二環西高架,能夠非常快地送到全市各個地方。

快速路將各個產業和片區串聯起來,將孤立的個體組團形成大的綜合產業鏈。在幾年前,濟南西站片區比較荒蕪,沿線產業薄弱,配套設施不足,很多企業不愿意去西部落地。

隨著北園高架路的西延,西北部片區與主城區融為一體,京臺高速融入濟南路網,西部的開發空間拓寬,年來聚集了不少人氣,國際醫學中心也在此落地。

關鍵詞: 城市交通 串聯片區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