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今日訊!云南雙柏:畫出民族團結“同心圓”

時間:2022-07-18 20:27:40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隨著大鑼聲的響起,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白竹山下的李方村就熱鬧了起來,各地的人們紛紛趕來,欣賞這頗為震撼的大鑼笙表演。清脆響亮的鼓聲、敏捷矯健的身姿、鮮艷明亮的民族服飾……鑼笙鏗鏘,古歌深邃,各族群眾的歡聲笑語在大鑼笙傳習廣場上生動呈現,歌頌的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年舉辦這種大型活動,人來人往的游客給我們帶來了流量和財富,也把我們的文化帶向了世界。”法脿鎮雨龍村委會黨總支書記說。

法脿鎮始終堅持文化引領,以“老虎笙”“大鑼笙”為依托,建成老虎笙、大鑼笙傳習所各一個,修建傳習廣場4000平方米,用活全鎮34名省州縣三級民間藝人,13支民間民族文藝隊,結合“七一”、火把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經常性地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更好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讓傳統文化遍地開花。同時,重視民族文化在文化旅游產業中的作用,對文化進行深入挖掘、保護、傳承和開發,著力打造一批精品民宿,激活文旅產業,開發文創產品,打響文化品牌。

“我們始終以貼近民生的方式,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群眾日常教育。”法脿鎮相關負責人說。據介紹,法脿鎮13個村(社區)有民族干部92人,占干部總數的57.1%,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宣講上當好講解員,在抓好民族團結教育上起到重要作用。此外,該鎮充分利用13個鄉村大舞臺、村級文化室,14個農家書屋,豐富宣傳載體,變“送文化”為“種文化”,不斷扎實群眾理論基礎、打牢實踐根基。

“咚……咚……咚……”一陣嘈雜聲從法脿社區中村河村路邊的工地上傳來。這是法脿鎮今年以來推進的大牲畜交易市場建設項目,占地面積9764.47m2,將為全鎮5480戶養殖畜禽的農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和便利,同時促進全鎮經濟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法脿鎮不斷凝聚發展力量,積極推動民生工程建設,實施中村河山洪溝治理、紅栗河河道治理,共治理河道10.8公里;實施土地整理(補充耕地)項目12個新增耕地5000余畝,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強化物質保障,改善基礎設施,切實讓群眾能受益、可持續,高位推動抓創建,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云南網通訊員包瑜

關鍵詞: 民族團結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