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天天快資訊丨云南雙柏:綠色產業高顏值 生態富民土生金

時間:2022-07-18 20:27:49    來源:云南網    

近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雙柏縣妥甸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依托山區地形特點和立體氣候條件,匯聚綠色產業,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培育大戶,龍頭帶動”的方針,著力培育綠色富民產業,采取政策傾斜、資金扶持、項目驅動、龍頭帶動等措施,傾力發展特色產業基地,讓群眾端上“綠飯碗”,吃上“生態飯”,鎮域經濟步入生態良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發展新境界。


【資料圖】

人參果受青睞,綠色產業利萬家

今年3月,一場“云上采摘”打響了妥甸馬龍人參果品牌,2000多畝人參果用香甜爽口、清潤多汁的口感犒賞著人們的味蕾,妥甸馬龍河人參果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高。

綿延妥甸境內28.6公里的馬龍河流域,流域面積達99.43平方公里,涉及中山、馬龍、馬腳塘、羊橋4個村(居)委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無霜、光照充足,是妥甸水利資源好、熱量豐富、光照充足的農業生產區域,也是妥甸發展熱區特色農業的理想基地。干熱的河谷猶如天然大溫室,馬龍河果蔬一年四季不斷。

妥甸鎮堅持規劃先行,夯實發展基礎,厚植資源優勢,找準發展路子,結合馬龍河沿河各村(社區)的氣候、生態、水土等條件,按照“一村一主導、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目標,目前,馬龍、羊橋、馬腳塘發展反季人參果種植2000多畝,實現產值3500萬元,群眾在嘗試人參果種植中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種植積極性大大提高,闖出了一條致富新路子。

生態牛羊滿坡跑,田園牧歌畫中來

馬龍河附近的高山草場,一群群牛羊悠閑地覓食,藍天白云,青青牧場,田園牧歌般的靜美。

荒山荒坡多,形成養殖滇中黃牛、黑山羊有利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得益于鄉村振興計劃,妥甸鎮養殖業蓬勃發展,養殖規模不斷增大,建成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22個,50頭以上規模養殖小區、家庭牧場共136個,牛羊產業成為妥甸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富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沙壩附近,一大片像甘蔗模樣的巨菌草迎風搖曳,婀娜多姿。當地肉牛養殖基地試種的巨菌草,種植面積達百畝。

“我們公司常年存欄肉牛150頭、飼草飼料供應量大巨菌草環境適應能力強,生長快,產量高,管理輕松。去年我們在小窖田和羊橋沙壩兩個片區共種植130畝,目前長勢良好,每年可刈割七八次,畝產鮮草15--20噸,牛羊非常喜歡吃”。當地養殖場負責人說。

“草定畜、畜帶草”,養殖公司與妥甸鎮政府開展緊密合作,共種植1500余畝皇竹草、黑麥草、青貯玉米等高效高產的飼草。草—牛—肥—草不斷循環,荒坡荒地變草海,綠了青山、美了生態、肥了牛兒、富了人家。

2021年,妥甸鎮滇中黃牛產業實現存欄11526頭、出欄4072頭,種、養、加、銷綜合產值達2946.3萬元,輻射帶動養殖戶1139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魔芋釋放“大魔力”,唱響山林致富經

“我每年都會來這里報名種植魔芋,這個工作也相對比較輕松,離家也比較近,而且一天還能得到100元的收入。”家住在妥甸鎮桂花井村的蘇賢富一邊正在播種魔芋一邊樂呵呵地說。

近年來,妥甸鎮為做好產業振興這篇大文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氣候條件優越、早晚溫差大、病蟲害發生率低等優點,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抓手,采取“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當地村民發展魔芋產業,不僅盤活了土地資源、增加了群眾收入,還為當地老百姓打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妥甸鎮發展魔芋種植4200畝,帶動周邊農民就業160人,預計助農增收3000多萬元。

人參果、魔芋、滇中黃牛等都只是妥甸鎮發展綠色產業的一個縮影。妥甸鎮將堅定不移走綠色崛起之路,繼續按照“強基礎、培產業、暢流通、美城鎮、重民生、活旅游、興鄉村、優治理、促和諧”的工作思路,緊扣“生態牌”,念好“山水經”,樹立全域“大景區”理念,推動特色產業基地“景區化”,用“綠量”吸引“流量”,大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繪就妥甸秀美畫卷。

云南網通訊員王立新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