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速讀:云南鎮康:靠山吃山,冷涼山區致富有“秘方”

時間:2022-11-21 21:31:34    來源:云南網    

木場村厥壩自然村村民楊東豪正在采收草果

近年來,云南鎮康縣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不斷探索高海拔冷涼山區的致富路,昔日靠種植洋芋、玉米為生的窮村莊,如今變成了走上發展特色產業致富路的小康村。

眼下,正是收割草果的季節。走進木場鄉厥壩村村民楊東豪家的草果林里,樹下火紅的草果團團簇簇,小溪流在草果林中緩緩流過,草果林中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楊東豪夫婦倆正帶著幾個村民收割草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草果

“我們這種冷涼山區,不找出路、不搞特色特產不行,靠洋芋、玉米致富不用說,脫貧都脫不了。”對于小時候老一輩靠種植玉米、洋芋為生,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今年37歲的楊東豪依然歷歷在目。

“靠山吃山,我想著,怎么樣都要找到出路。”說起草果種植史,楊東豪十分自豪。在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開始嘗試種植草果。當時沒有技術,也沒有經驗,雖然做很多無用的投資卻終于為冷涼山區找了一條出路。

每年草果收入幾萬元,但是草果的管護成本卻很低,且采收果齡長。“不用投資什么,今年我家的連草都沒有除過,就是收的時候來割割、砍砍、挑挑,然后賣錢。而且栽一次收三四十年都沒有問題。它既不破壞森林,還保護水質,不施肥、不打農藥,正宗的純原生態。”楊東豪高興地說道。

木場村厥壩自然村村民楊東豪正在采收草果

看到楊東豪的草果有收益后,當初并不看好的村民們也開始來這座大山林里“淘金”了。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全鄉共種植草果6100畝,進入盛產期3200畝,2022年預計產生經濟價值2560多萬元。靠著大山給予的資源,在木場鄉冷涼山區,除了草果產業,各村各寨還種滿了山茶,并在不斷探索重樓、黃精等中草藥的種植。目前,全鄉共種植山茶7000畝,進入盛產期約3000畝;重樓500畝,進入盛產期約200畝;黃精200畝,靠著這些特色產業,家家戶戶都脫了貧,致了富。

如今,山清水秀的木場鄉,村村寨寨除了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從干部到群眾,思想觀念也發生著轉變。未來,木場小山村的農特產品路子會越走越寬。

云南網通訊員李元蘭李玲蔣崇圣攝影報道

關鍵詞: 靠山吃山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