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精彩看點:【云視角】走遍千山萬水后,云南10萬余干部為何又選擇回鄉?

時間:2023-02-07 17:25:14    來源:云南網    

“曾經,回家就只是回家;而今,回家,就能用自己的行動來編織深藏于內心的那方鄉愁。”這是一位云南回鄉干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發出的感慨。

2021年4月,云南省委組織部、省自然資源廳等9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的通知》,明確在全省范圍內廣泛動員國家公職人員,開展“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

離鄉離不散鄉愁。家鄉的發展始終牽動著游子的心。而“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無疑為廣大游子和家鄉發展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相關資料圖)

“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工作流程圖

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云南是全國首個開展干部回鄉參與規劃家鄉的省份。

“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系統調動了干部、鄉賢、人才回鄉參與建設,發動了這些懂農村、懂鄉情、懂群眾、懂實際,且有天然感情紐帶的人才回鄉,圍繞村莊發展做規劃、找項目、找資金。

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三級調研員黎賢強認為,“干部規劃家鄉行動”以“鄉愁”為情感主線,一頭牽起了有知識、群眾信任度高、了解家鄉風土人情的在外干部,一頭牽起了“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

云南省“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業務培訓會

在“干部規劃家鄉行動”的號召下,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保繼剛,云南省委黨校教師王生云等一批專家學者紛紛受邀回鄉。

作為普洱市鎮沅縣者東鎮木廠村的第一位北京大學博士,云南省委黨校教師王生云在收到家鄉黨委政府發來的《致回鄉干部的一封信》后,便再次踏上了那條記憶中的回鄉路,成了木廠村第一個回鄉編規劃的人。

在王生云的帶動下,木廠村35位外出干部、鄉賢也相繼加入了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的行列。垃圾回收池建設、鄉村道路硬化、拉祜族文旅產品打造等村民們關心關注的事項被納入規劃中,為木廠村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規劃基礎。

一次與故土的“雙向奔赴”

和王生云一樣,“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在啟動兩年來,云南各地10萬余名公職人員回鄉參與規劃,共計開展了10000余個行政村規劃編制并完成階段性工作。

在紅河州屏邊縣,95歲高齡的退休干部從昆明回鄉,主動申請納入白云鄉干部規劃家鄉中,祖孫三代人共同為家鄉發展出力;在怒江州福貢縣,150余名熟悉村情、專業素養好、服務能力強的回鄉干部被納入行政村規劃編制組,通過調研走訪了解情況、分析問題、制定計劃,突出“鄉愁”品位,推動規劃走深走細;在昆明市宜良縣狗街鎮高古馬村,17名回鄉干部、鄉賢能人、專家人才組成“規劃編制組”,以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厘清村莊空閑用地和低效用地……

回鄉干部等在建水縣西莊鎮新房村觀摩學習

當然,回鄉僅僅是一個開始。

編制村莊規劃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事,而回鄉人才又來自各領域各行業。為了讓他們“跨界”參與規劃編制,云南圍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村莊規劃政策、村莊規劃理論與實踐、村莊規劃實例等主題,并對云南省“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政策、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理論與實踐等重點內容開展培訓,累計培訓8103場次。

云南省“干部規劃家鄉行動”項目組辦公室(云南省自然資源廳)為此也印發了《云南省“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工作手冊(第一版)》,將“干部規劃家鄉行動”梳理為做好工作準備、明確規劃任務、組建規劃組、打牢規劃基礎、編制規劃草案、規劃成果入庫、推動規劃實施等7個環節共28個步驟,并明確了每個步驟的責任主體、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

“干部規劃家鄉行動”助力石屏縣壩心鎮橋頭村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一批專家學者全程參與指導,200多家規劃設計單位參與規劃技術編制工作,共計開展了10000余個行政村規劃編制并完成階段性工作。

截至目前,2021年4782個行政村規劃成果已全部通過縣級技術審查,1586個規劃成果通過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實施。2022年5508個行政村規劃編制全面進入縣級技術審查工作。

?  心念故土,回報桑梓。放眼云嶺山鄉,“回鄉干將、技術巧將、鄉村闖將”正俯下身、沉下心、邁開步,共同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云南網記者李熙臨

部分內容綜合自中國自然資源報、普洱發布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