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云南省黑頸鶴及棲息地保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活動在昭通舉行

時間:2023-02-15 20:29:11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2月13日至14日,云南省黑頸鶴及棲息地保護管理能力提升培訓活動在昭通市昭陽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通過實地考察、學術研討等方式,交流經驗,凝聚發展共識,共享發展成果。

此次培訓活動由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草調查規劃院主辦,云南省大山包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承辦,旨在提高大山包濕地管理與保護能力,促進“人(社區)—鶴(物種)—環境(濕地)”的三方共贏、和諧與可持續發展。會前,與會專家學者到大山包中海子宣教館、大海子黑頸鶴夜宿地、跳蹬河濕地等地考察。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分別就云南濕地保護工作機遇與挑戰、高原濕地保護管理、黑頸鶴種群現狀和保護網絡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大山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是全球九條候鳥遷飛通道中的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的重要驛站,是2000余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和50余種水鳥的越冬棲息地。近年來,大山包保護區持續開展亞高山沼澤化草甸、濕地、裸地、沖蝕溝的修復恢復治理,加強黑頸鶴食物源基地建設、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和救護,積極與國內多家研究所及高校聯合開展調查研究,大山包濕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越冬黑頸鶴及水鳥數量逐年攀升。

云南網記者沈迅通訊員嚴格石春宏攝影報道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