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千畝梨園話清風 鄉村振興展笑顏-今亮點

時間:2023-03-17 20:24:00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

“發展論壇、網紅打卡點、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紛至沓來的游客、增收致富的笑臉,這些真的是幾年前做夢都沒想到的變化。”提起剛剛結束的“2023梨花節”暨首屆“西翥發展論壇”,西翥街道陡普魯社區白泥塘村組長陶炳林喜笑顏開地說道。

人間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花開時。3月的白泥塘陽光明媚,千畝梨園花開爛漫。然而,整整四年前,這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時間回到2019年3月,昆明市開展市縣統合巡察試點工作,五華區西翥街道的陡普魯社區作為探索實踐市縣巡察直插村(社區)基層黨組織試點被列入巡察。“社區班子內訌嚴重,不作為,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不強。3年來從未研究如何促進發展,改善民生,長期以當地缺水、無集體經濟收入為由,等靠要上級撥經費幫貧助困,是典型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那年4月30日,巡察反饋會上,巡察組組長一針見血地指出。而當時的白泥塘路況不好、人居環境差、梨的產量高但質量參差不齊,前來采購的人門可羅雀,產品滯銷,群眾缺乏致富路子。

知恥而后勇。在市、縣統合巡察結束后,在西翥街道黨工委和紀工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陡普魯社區實現了對領導班子的換屆選舉和補齊配強,特別是針對社區的居務監督委員會進行了“大換血”,任用了更加年輕有能力的年輕干部。“以白泥塘為鄉村振興示范村來打造,形成以點帶面、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社區重組后一直以加強黨的領導作用發揮,因地制宜,加大培育產業力度,把發展社區經濟作為主要工作來抓。目前,白泥塘村通過先鋒黨員帶頭組織農戶連片栽種本地紅梨、早熟香蜜、大黃梨、北京梨等優質生態品種共計1000余畝;成立農業合作社統一科學定價,邀請省內農科院專家悉心指導,隨著產品質量的提升,以及借助“梨花節”“采摘節”的宣傳推廣,白泥塘的梨早已家喻戶曉,供不應求,不再有滯銷的問題了,村民的笑臉也更多了;加上精細布局打造的“梨園建軸心,沿線造花景,多點布休閑”閉環娛樂休閑模式,陡普魯社區實現了“觀梨花、品梨甘、養心田”,促進農業提質、產業增效、農村宜居、農民增收。截至2022年,平均每畝種植40棵,共計36400余棵,現豐產已達600多畝,畝產收入6500多元,人均收入達到13000元,帶動本村52戶群眾及周邊居民實現增收。

黨的二十大以來,陡普魯社區監委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強化對村級事務的監督管理,堅持推進村(居)務公開,緊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惠農政策落實等百姓關注、關心的話題,進一步強化村(居)務公開、透明。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充分發揮“貼身”監督的優勢,督促社區及時公開“三重一大”事項,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對社區“一事一議”、低保評定、村級財務管理、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涉及村民利益等項目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加快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狠抓工作紀律,做好警示宣傳教育,讓黨員干部真正做到知底線,存戒懼,避免農村基層微腐敗情況的發生。陡普魯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先后全程參與2019年至2023年每一屆梨花節采摘節的籌辦、白泥塘主干道沿線美化工程、千畝梨園觀光步道提升改造工程等項目,讓公權行使到哪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

“雖然我們社區居務監督工作者只是紀檢監察工作的神經末梢,但我們也是直面群眾和困難最多最關鍵的一環,我們的身上也肩負著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職責。”陡普魯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進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融共促,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高質量居務監督助推鄉村振興“開花結果”。

云南網記者龍舟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