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云南瀘西:“小草烏”帶動鄉村振興“大經濟”

時間:2023-03-21 17:34:19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

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三塘鄉連城村結合區域實際、氣候條件等,大力發展草烏種植,開出鄉村振興致富“良方”。

連城村地處瀘西縣高海拔山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過去主要以種植包谷、洋芋、小麥、蕎子等傳統作物為主,群眾增收難。近年來,連城村黨組織積極探索,努力尋找促農增收的有效渠道。通過跑市場、訪企業、深研究,并結合自身地理位置和土地情況,選定草烏、重樓、半夏等中草藥種植,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草烏種植。

草烏,又名藥羊蒿、雞頭草,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作用,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黨組織和黨員帶領下,連城村11戶黨員帶頭發展產業,從野外引進草烏種子,在各級專家指導幫助下,用一年時間對草烏種子進行馴化栽種,獲得成功并推廣種植。

然而,在草烏剛開始上市出售時,由于技術及品質限制等原因,一公斤草烏只能賣到3塊錢,群眾收入并不樂觀,種植意愿有所降低。之后,村組干部加大宣傳力度,黨員入村入戶進行講解,做好托底穩控工作。縣級相關部門每年都派人到連城村進行種植、管理、初加工等技術培訓,做好品質提升、銷售知識普及等工作。積極發動村民相互交流經驗、提高種植技術、探索經營模式,一步步將草烏種植產業發展壯大。

目前,當地有100余戶人家栽種草烏,面積達600多畝。去年,草烏畝產達到100公斤左右,按照等級不同,全年總計為農戶增收48萬元至66萬元不等。

以此為縮影,三塘鄉近年來立足實際,圍繞“藥”字下功夫,大力推行黨員與群眾“1+N”模式,由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發展中草藥產業,成立中草藥協會和協會黨支部。

全鄉陸續發展三七、重樓、草烏等中草藥種植2000余畝,黨支部積極推廣“支部+協會+企業”的產業運作模式,與云南白藥集團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穩定中草藥收購價格。去年,全鄉中草藥行業總收入超過2000萬元,有力促進鄉村經濟增收。

云南網記者饒勇通訊員馮杰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