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農民院士大講堂”第六講講述敬業與奉獻

時間:2023-05-27 13:35:56    來源:云南網    


(相關資料圖)

5月26日,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云南農業大學分課堂暨“農民院士大講堂”第六講在云南農業大學開講。援鄂醫療隊隊員醫生崔鵬宇、退役軍人劉鴻和思政課青年教師曹甜甜等以“敬業與奉獻”為主題,講述了各自把理想、信念、青春、才智奉獻給本職工作,淬煉忠誠擔當,不負時代韶華,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青春奮斗的感人故事。

援鄂醫療隊員、云南省腫瘤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崔鵬宇回顧了2020年湖北抗疫的親身經歷。他說,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作為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投身于疫情防控第一線是我們的責任。在這場戰“疫”中,我們80后、90后展現出的勇敢、敬業、堅強,讓大家看到了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相信只要青年人堅持腳踏實地、百折不撓,就能在這個最好的時代鐫刻出屬于青年的使命烙印。

2017年9月,剛剛成為食品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大學生的劉鴻懷揣軍營夢毅然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某邊防部隊,成了一名“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衛國戍邊戰士。幾年的軍旅生活,他不斷用行動踐行哨所黨徽下“越艱苦,越向前”六個大字,深刻感受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軍人情懷,軍人和祖國這兩個詞在心里分量更重了。

馬克思主義思政課青年教師曹甜甜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講到,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要用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只有信仰堅定才能講好信仰課,教師不僅只是教書,更要教心、教行。要將敬業與奉獻融入工作日常,以謙卑和敬畏之心上好每一堂課,傳遞愛國主義、工匠精神、熱愛與堅持的品質和力量,努力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綻放出新時代思政課教師的職業高光時刻。

大講堂上,幾位主講嘉賓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講述了一個個親歷、親聞、親為的鮮活故事,從不同角度用行動詮釋了敬業與奉獻的精神實質,贏得了到場師生的高度共鳴。大家紛紛表示,平凡人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只要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平凡人亦能干出不凡的業績,一定要以他們為榜樣,讓青春在奮斗中飛揚。

作為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云南農業大學分課堂,“農民院士大講堂”將進一步豐富學校思政教育的載體和形式,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持續推動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有知”又“有味”,以大思政課提升學校“三全育人”實效。

云南網記者陳怡希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