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丨普洱市用好用足資源優勢 把資源經濟做大做綠做新

時間:2023-05-30 07:32:11    來源:云南網    

今年以來,普洱市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系列三年行動,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特色優勢,把資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專、做精、做綠、做新,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今年一季度,普洱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5.58億元,同比增長4.2%;茶葉產量1.62萬噸,增長6.2%;中藥材產量0.34萬噸,增長1.2倍;水果產量9.33萬噸,增長20.3%;鮮切花產量1843.26萬枝,增長1.0倍。亮眼的數字令人振奮,這是普洱市實施一系列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項目取得的新成效。

近年來,普洱市立足資源稟賦,加快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重點圍繞構建茶葉、咖啡、中藥材、林果、肉牛、生豬等“6+N”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優化農業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和布局,推動產業向重點區域集聚。

“今年一季度實現咖啡生豆產量4.13萬噸,生豆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3.93元,實現綜合產值30.19億元,普洱咖啡產業實現了開門紅。”普洱市茶葉和咖啡產業發展中心項目科負責人介紹。隨著云南農墾、隅田川等咖啡企業精深加工項目的啟動,普洱市不斷提升資源型企業在價值鏈中的地位,延長產業鏈,拓寬增長空間,提高資源就地轉化率和加工深度,推進咖啡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方向發展。

一產帶一鏈,一鏈興一群。普洱市堅定“項目為王”理念,以“鏈”為媒,積極延鏈補鏈強鏈,上項目、謀招引、增后勁,努力打造產業鏈條完備的產業創新集群。南島河野鴨塘精品咖啡莊園項目啟動,普洱精品咖啡莊園集群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正在建設的普洱象山國際生態養生度假區一期項目,豐富了思茅區文旅康養業態、拓展了文旅康養產業鏈……

重大項目接連開工,在建項目有序推進,普洱市發展的脈動愈發強勁。普洱市發展改革委的數據顯示,全市納入全省2023年一季度開工重大產業項目25個,總投資40.25億元。一季度,已開工19個,開工率76%;已入庫11個,入庫率44%。

生物資源、高原特色農業、文旅資源是普洱的最大優勢,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核心是盤活資源,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目前,普洱市中草藥種植品種包括云茯苓、白及、林下三七等28個,建成了中國最大的云茯苓、白及主產區和林下三七種植示范區,中藥材產值總體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以此為基礎,普洱市生物醫藥產業形成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的產業鏈模式,生物醫藥產品包括中成藥、中藥飲片、化學仿制藥、健康產品、醫療器械等,產業體系日益健全。

2022年,普洱市茶園面積209萬畝,總產量14.46萬噸,綜合產值392.46億元,其中有機茶園面積50萬畝,有機茶認證企業、證書數量和面積3項指標均居全國地級市第一。全市咖啡種植面積67.9萬畝,產量5.57萬噸,約占全國咖啡產量的半壁江山。如今,茶葉、咖啡和生物醫藥已成為特色產業,為普洱市聚焦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實施產業強市戰略提供了堅實基礎。

普洱市民族文化資源豐厚,人文風情濃郁。依托北回歸線、瀾滄江、景邁山、普洱茶、西盟佤族自治縣城的特點,大力發展“旅游+康養”產業,打造瀾滄江沿岸休閑旅游示范區核心區;依托4個沿邊縣、15個邊境鄉(鎮)、486公里邊境線,充分利用“一橋連兩國、一眼望三國”的區位優勢打造沿邊跨境旅游帶;圍繞“養身、養心、養老”推進“康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國際康養旅居目的地。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43.8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3.88億元,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短評

豐富的資源為普洱市做大資源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普洱市樹牢“資源為王”的理念,堅持全市資源管理“一盤棋”;打好資源優勢這手牌,以資源推動產業發展,打造全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依托高原特色農業資源提升綠色食品加工業,依托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漿紙、林板家居產業,依托光熱、風能、礦產等資源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依托中藥材資源創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依托氣候、文化等資源升級文旅康養產業。普洱市以資源換產業、換市場、換技術,做強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鏈延伸融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云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胡梅君 沈浩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