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社會 > 正文

云南紅河縣:深挖“三資”潛力 助力村集體經濟“提檔升級”

時間:2023-06-15 22:36:31    來源:云南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從縣里針對村集體經濟中的資金、資產、資源進行規劃后,我們村現在每年有商鋪入股收益、有光伏分紅,原來荒了的80幾畝地也都經由合作社統一進行農產品的規?;N植,不僅村集體經濟有發展,我們也有額外的收入。”云南省紅河縣寶華鎮期垤村村民吳為六在參加合作社運營分紅大會上開心地說道。

近年來,云南紅河縣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深挖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資金、資產、資源等村級“三資”潛力,落實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實現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提檔升級”。

盤清“三資”底數,鞏固發展基礎。鞏固村級“三資”提級監督工作成果,制定出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與縣信用聯社、縣農行搭建“三資”管理服務平臺,通過組建專項工作小組盤清村(社區)、村(居)小組集體資源、資產、資金,靶向破解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賬目不全、管理不規范、監督不到位、收支把關不嚴等問題,為深挖村集體經濟增收潛力奠定堅實基礎。據統計,紅河縣目前村(社區)、村(居)小組集體資源共計243萬余畝、資產5.8億余元、資金9千萬余元。

整合現有資金,擴大發展增量。立足縣域產業和“三資”優勢,制定出臺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和獎勵辦法,針對村級資金閑置無法發揮作用現狀,由縣級整合67個村(社區)集體經濟項目資金2410萬元,購買馬幫古城文化街商業中心民宿客棧并委托縣級國資平臺公司經營管理,簽訂托管協議據實分成,每年收益達168萬余元。由鄉鎮整合滬滇、兵工集團等合作項目資金1830萬元,優先實施能夠立足地方特色、帶動經濟突破的項目,建設完成庫博冷庫、食用菌基地、倉儲物流等多個鄉村振興項目;同步整合財政扶持資金4405萬元,建成村級光伏電站77個,項目覆蓋77個村(社區),建成后的光伏電站固定資產所有權歸屬村集體所有,每年電費并網收益620余萬元,平均每村收益8萬余元。

規劃閑置資源,廣辟增收渠道。統合村集體中閑置資產、資源,通過“村黨總支+合作社”聯營方式,在保障群眾住房與民生的基礎上,針對性將閑置地產建設成為種養殖規劃用地后進行特色農產規?;N或承包流轉托管經營。據統計,紅河縣經地產資源整合統一運作后,共發展種植芒果2750余畝、荔枝1250余畝、紅桃500余畝、茶葉20700余畝、黃草烏150畝,將村集體鋪面、魚塘、農貿市場、果園、茶廠等資產或資源以租賃、承包流轉托管經營方式獲得收益達80萬余元,讓閑置集體資產產生了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云南網通訊員紅組萱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