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旅游 > 正文

老牌旅游城市牡丹江如何在旅游市場中找到新支點?

時間:2021-09-16 10:34: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農旅融合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從牡丹江市區驅車沿牡海城際公路行進12公里,就到了海浪河南岸的西安區海南朝鮮族鄉中興村。

漫步小村,入目即景。一棟棟具有朝鮮族傳統建筑風格的白墻青瓦房,一座座農家小院,到處蔬果飄香綠滿園。美麗的稻田畫,多姿的朝鮮民俗風情園,富有異域風情的韓品購物中心以及中興民族食品產業園,將民俗風情、自然風光及娛樂互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昔日的中興村是典型人口“空心村”,90%的村民在韓國及大連、青島等地務工,該村曾一度面臨土地沒人種、房屋沒人住的困境,村集體積累薄弱。

年來,這個村充分發揮民族特色突出、山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等優勢,通過基礎設施提升、改善人居環境、招引聚集特色產業等舉措,鼓勵外出打工者回鄉創業,同時確定了以民俗產業發展為核心,以農旅融合為路徑的多元發展“三部曲”,創造了鄉村旅游和都市觀光的升級版,走出了一條獨具民俗魅力的“中興”路。

目前,全村有接待600人住宿、5000人次就餐的能力,年可接待游客30萬人次以上。這個村先后獲得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首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省鄉居旅游目的地、省級文明村等榮譽稱號,2020年還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

牡丹江市寧安(縣級)市渤海鎮上官地村是香飄萬里的石板大米核心產區,農耕資源和農村文化底蘊豐富,素有“上等官糧之地”的美譽。為叫響石板大米“名片”,該村將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玄武湖景區,打造了石板水稻斷面展示區和智慧農業體驗區,沿湖建立了稻作館,將渤海千年的稻作文化與現代種植理念生動展現在游客面前,同時也極大增強了上官石板大米的品牌影響力。

上官地村又借助旅游資源優勢,由村黨支部書記禇麗娟帶領157戶村民,成立了渤海上官大米專業合作社,種植經營管理6900畝水田,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的方式,聚指成拳發展石板米產業。2020年,全村大米銷售100多萬斤,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人均收入3萬元。這一年,渤海鎮榮獲全國百佳旅游目的地稱號,上官地村也被評為全國十佳美麗鄉村。

看準了農旅融合對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牡丹江市穆棱(縣級)市還整合區域內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資源,利用農業產業優勢,建立了集生態農業、旅游觀光、科普教育和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旅融合田園綜合體,這個綜合體是目前黑龍江省規模最大、農作物品種最全、獨具花海火車自駕游特色的農旅項目。

走進這個位于穆棱市下城子鎮保安村的農旅融合田園綜合體,可盡情享受水上樂園、濕地公園、火車主題小鎮、自駕游營地、七彩花田、富硒鮮稻以及9度柿子農產品帶來的各種感官及味覺體驗,領略農業生態的獨特魅力。

幾年來,牡丹江市以培育鄉村振興亮點為基礎,在發展32個具備開發條件優勢的鄉村基礎上,推進了17個特色鄉村建設,重點打造了中興村民俗風情園、七里地民族生態村、渤海唐風小鎮景觀區、上官民宿、小朱家村和穆棱七彩花田等農旅融合項目,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路徑。

提升原有旅游資源品質、賦予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發掘旅游新業態,牡丹江市借舉辦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的契機,重新確立了旅游產業的市場化發展方向,同時也再度定義了旅游城市的發展優勢。(記者 程子龍)

關鍵詞: 老牌旅游城市 老樹新枝更著花 冰雪旅游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